欢迎访问道通期货

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宏观股指 > 周报

08.22-08.26当周宏观经济-股指点评

作者: dotoqhxy | 发布时间:2016-08-29 | 浏览: 22214次

08.22-08.26当周宏观经济-股指点评

 

     国际, 美国加息问题仍困扰世界,耶伦参加Jackson Hole央行大会。耶伦表示,最近数月形势令加息可能性增加。美国经济正朝着美联储两大目标前进,GDP增速足够推动劳动力市场继续改进。美联储通讯社称,耶伦暗示未来几周到几个月内可能加息,接下来重点是8月非农报告。耶伦称,她的担忧在消退。尽管经济增速不算快,但足够让劳动力市场有进一步的改善。虽然今年大部分时间里,失业率在接近5%的水平徘徊,但劳动力市场的闲置程度在改善。自上次美联储官员们调整了对经济、失业率、通胀的预期之后,美联储内部对经济数据的前景展望较为稳定。具体来说,她表示,官员们预计实际GDP会温和增长,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进,通胀在未来几年内升到2%。基于对这些数据的预测,美联储认为以缓慢速度加息是合适的。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与加息决策高度相关。如果预期恶化,那么他们可能会按兵不动。

    实际上,还是看数据,语言是苍白的,9月初的一系列数据才是后期关注要点。

 

 

    国内,本周公布的7 月的经济数据如下:

   1)7 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 6 月的 6.2%下降至 6%,低于市场预期的 6.2%。由于今年 7 月工作日同比减少两天,且洪水等天气因素也可能对工业生产有所拖累,因此,实际需求可能比表面的数据显示的略强。

   2)名义固定资产投资 7 月同比增速从 6 月的 7.4%明显下降至 3.9%。1 至 7 月名义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 8.1%,低于市场预期的 8.9%。月度名义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总体而言存在高估,且数据质量堪忧。特别 7 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 1.2%,显示宏观政策亟需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3)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从 6 月的 10.6%放缓至 10.2%。剔除价格因素后,零售实际同比增速从 6 月的 10.3%下降至 9.8%。7 月的领先指标以及 8 月至今的数据显示,3 季度总需求大体稳健,8 月经济增长可能较 7 月有所上升。特别在 5 月中旬以来财政政策的大幅宽松是支持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期来看,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外需可能有所放缓,

以及民间投资持续疲弱。

   

    而从特别关注的7月的相关信贷数据情况,总体我们可以看到:

   1)尽管多有扰动,但货币信贷增长趋缓是基本事实。我们注意到,去年同期M2 基数较高,而 7 月财政存款增加 4,882 亿元,直接拉低 M2 增速 0.36 个百分点。但考虑这些一次性因素后,广义货币供给还是放缓的。

   2)流动性条件仍然宽裕。7 月 M1 同比增速进一步攀升至 25.4%,企业和机关团体继续增持活期存款。从价格信号看,银行间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有所下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改善。

   3)中国面临的是不确定陷阱而非流动性陷阱。目前中国投资回报率和存贷款利率虽有下降但仍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不具备形成流动性陷阱的条件。经济和政策前景不明朗才是企业投资、偿债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政策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M1 增速持续上行是政策不确定性高企和经济活动低迷形成自我强化循环的表征之一。央行此次正式澄清,货币剪刀差与流动性陷阱假说相距甚远。

   4)往前看,总量指标趋缓而流动性宽裕的格局将延续,而货币政策核心问题是传导的有效性。货币信贷增速放缓大体印证了央行保持政策中性的意图。在此次沟通中,央行强调,货币信贷增长的中枢水平可能比过去有所调整,意在引导市场预期。尽管如此,央行相机抉择最终还是要看增长和通胀的走势。2 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利率 5.26%已明显低于当期名义 GDP 增速 7.3%,货币政策架构已与去年初紧缩的状态截然不同。

 

  我们判断,中国经济仍处于温和再通胀的轨道上,会限制往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当前货币政策核心问题是囤积的流动性如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而这不完全是央行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应扮演更重要角色,尤其在这两年稳增长努力中唯一还缺的可能就是真正有效地降低私人部门税负。降低企业和家庭税负是激活民间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同

时,保持宏观政策的连贯和透明也应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经济活动。

  

   证券市场,八月,市场从七月底的急跌中走出,并形成先扬后抑的走势,全月沪指上涨 3.05%,深证上涨 3.53%,创业板上涨 3.17%。沪深 300、上证 50、中证 500分别上涨 3.22%、2.97%、3.35%。板块普涨。主要板块涨幅方面:地产板块涨幅 9.61%居首;钢铁涨幅 8.35%;传媒板块涨幅 4.71%;商贸涨幅 4.51%;非银金融涨幅 4.38%;电子板块涨幅 4.11%;银行涨幅 4.02%;化工涨幅 3.92%;医药生物涨幅 3.29%;国防军工涨幅 3.27%;机械设备涨幅 3.03%;采掘涨幅 3.01%;电气设备涨幅 2.92%;计算机涨幅 2.88%;农林牧渔涨幅 2.44%;有色涨幅 0.93%。跌幅方面:食品饮料跌幅 1.18%;家用电器跌幅 0.73%

     全市场角度,近一月市场流出了近 3071 亿元。具体到各板块上,仅银行板块流入 14 亿,其余板块悉数流出。其中,电子板块流出 241 亿居首;化工板块流出 228亿;非银金融流出 224 亿;有色板块流出 217 亿;医药生物流出 207 亿;地产板块流出 195 亿;计算机板块流出 189 亿;机械设备流出 180 亿;食品饮料流出 147 亿;汽车板块流出 142 亿;电气设备流出 137 亿;商贸流出 89 亿;传媒、农林牧渔流出80 亿;采掘板块流出 57 亿;国防军工流出 32 亿;钢铁流出 4 亿。

     基本面上,大环境相对中性,在 G20 的背景下,月初市场可能还会表现的较为稳定,后续则需要关注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调整以及财政政策是否带来减税举措;在深港通之后,注意养老金真实入市的消息。

    技术层面上,指数在面临 1 月熔断高压区以及国家队可出售区面前依然较为谨慎,短期进行回踩属于情理之中。从 K 线形态上看,短期回踩前期的突破平台较为健康,新高需要看多头动能有多大;如果考虑到高压抛售和监管导向,震荡的概率则更大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