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0821当周宏观简析
本周,海外主要是美国继续显现相当程度的矛盾态势,结合近两周数据,可以感觉到经济指标的好坏极端化,部分指标显示经济强劲,支持美联储的进一步进行紧缩,有的数据则显示经济已经开始衰退,美国已在危机边缘,我们一一拆解观察,首先自然是GDP,GDP数据显示商品消费走弱,美国企业开始主动去库存:结构上来看,美国二季度居民服务消费强劲,商品消费趋弱。与服务消费相比,商品消费受疫情冲击的影响较小,恢复较快。由于商品消费前期强势复苏,后期上升动力不足,叠加防疫限制放开,服务消费需求释放,因而表现商品消费疲软,服务消费强劲。
就美国企业的库存投资来看,一方面受居民商品消费变弱、新订单与订单库存的景气度下滑影响,企业开始主动去库存。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企业投资的借贷成本,削弱了企业库存投资意愿。
就业数据方面,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强劲,美国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依旧旺盛。然而,在社会统计机构未能覆盖的区域,家庭和企业等私人统计却大相径,这种矛盾也许是因为疫情大流行和政府大规模的疫情救助政策降低了美国居民的就业意愿,员工的离职率上升,企业需要提高工资来挽留员工使就业市场错配程度上升。
目前对美国经济增速和就业数据背离的解释是就业数据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反映滞后。企业面对裁员较为谨慎,除非需求端有趋势性的走弱,否则企业不会贸然进行大规模裁员,推动失业率上升。
而就通胀数据方面来看,7月通胀数据回落主要因能源价格下降所致,能源价格受国际油价的影响较大,波动往往较为剧烈。扣除能源分项的7月CPI同比依旧处于高位,通胀并未出现趋势性回落。
经济增长方面来看,我们认为在通胀尚未明显缓解、美联储不调整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支撑美国经济企稳的核心只剩下消费动能保持强劲。后期接下来的主要关注点在居民的工资增速能否维持在较高水平。鉴于短期美国通胀将继续维持高位,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软着陆”可能很低。
国内,8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盘活专项债债务限额空间”,8月19日财政部表态“研究指导地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预计相关举措将很快落地。鉴于今年新增专项债在上半年就已经基本发完,市场普遍关注后续会出台哪些增量财政政策为基建投资补充“弹药”。目前来看,主要有二: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二是更好发挥专项债的作用。
另外,本周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均下调0.10个百分点,本月到期6000亿元MLF。本次降息在市场预料之外,此前,由于7月政治局会议淡化了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数字目标、且未提及增量政策,叠加外部环境趋紧,市场对后续降息力度预期较弱。但此次降息表明政策对经济增长仍然存在底线思维。具体而言,本次降息原因一是内外部压力加大,经济修复动能偏弱。在疫情冲击、需求不足和预期较弱等因素共同作用下,7月供给端的生产、需求端的投资和消费增长均不及预期,经济回落且就业方面压力仍存,而外部方面,随着美欧经济衰退概率上升,外需面临回落。二是实体融资需求未见有效修复。7月新增社融信贷数据全方位走弱,居民和企业预期持续转弱拖累信贷修复,实体经济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上升,融资需求未见有效改善。降息在客观上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行,激活融资需求,改善市场预期。三是政策利率显著偏离市场利率,在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当下,通过下调政策利率有助于缩小流动性利率缺口。总体来看,MLF缩量降价因货币供应充裕下实体融资需求仍偏弱,后续货币政策的基调仍是稳中偏松,更注重向需求端发力,8月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均有调降可能,五年期LPR下调幅度或更大。
现在对于国内而言,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们认为是投资。后期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配合下,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后续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下周重点关注:中国8月一年期、五年期LPR(周一);法德欧英美8月MarkitPMI,欧元区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周二);欧央行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德国二季度GDP季率(周四);日本8月东京CPI、美国7月核心PCE、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