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0807当周宏观简析
周末,美国公布7月新增非农就业52.8万人,大幅高于前值37.2万人和预期值25万人,非农就业总人数首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1%至3.5%,维持历史低位;劳动参与率连续两个月下降至62.1%,前值为62.2%,较疫情前低1.3%;8月3日公布的6月职位空缺率连续三个月下降至6.6%,劳动力市场的过热状态有所降温,7月平均时薪环比连续三个月上升,达0.5%,同比5.2%,表明通胀压力仍存。
就业持续超预期强劲,进一步指向美国经济“实质性衰退”可能不会太快到来,此前判断:美国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0.9%,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已达到“技术性衰退”的标准;但基于美国对衰退的衡量标准(综合考察生产、就业、收入、销售等经济活动),当前美国尚未发生“实质性衰退”,7月强劲非农表明实质性衰退在各种危机外延下比预期要晚。
非农数据公布后,美联储9月加息75bp概率上升,短期紧盯美国7月CPI(10日)和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8月26日)。7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认为衰退风险明显上升,首次提及放慢加息的可能性,一旦通胀缓解和就业明显恶化,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转向。但从7月份意外的非农数据来看,当前火热的就业市场以及较高的薪资增速,将会对美国的服务通胀形成较为坚实的支撑,从而使得通胀水平保持高位徘徊。在当前以抗击通胀为主要目标的前提下,虽然美国经济放缓,但本次7月非农数据表明美国就业仍强劲、工资继续上涨、通胀压力不减,仍将进一步支持美联储继续加息。
短期看,美联储后续节奏主要取决于通胀实际走势,短期紧盯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以及关注8月26日举办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国内,7月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总体来看,供需两端回落带动整体PMI数值重返收缩区间。
从PMI等经济数据来看,财政方面,一般公共财政全年或面临5700亿元左右的“减收”,但通过非税收入、盘活往年债务额度等方式,下半年回归平衡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政府性基金支出方面,即便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到今年使用,通过现有的增量政策(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等)也依然有望托底基建增速。
货币方面,基建带来的配套融资需求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企业信贷需求扩张都将成为后续社融的主要支撑力量。今年社融整体波动较强,2月和4月都经历了放量之后的同比收缩,后续社融走势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政府债券行至尾声叠加6月居民端信贷的改善未必能持续,叠加疫情反复、地产企业风险等,都指向流动性没有大幅转向的基础,货币政策很难实质性收紧。
加上前期7月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对于稳增长的目标要求有所弱化,也相应减轻了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政策方面,未再提“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而是要在扩大需求上发力。我们一直认为消费作用是对民生而言的。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投资,之前受债务问题制约对投资没有过多强调,鉴于对债务约束认识观念的改变,投资的重要性提升已是年初就得到了提升。在疫情冲击之下,投资挑起了大梁,尤其是基建投资。政策支持方向均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反映了扩大需求发力的方向。
另外,就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事件引发国际广泛关注。这本质上是美国民主党在国内政治经济压力下,为了中期选举利益而打的一张“中国牌”。由于各种因素,我们在周度评述中不予过多评述,但可以看到哦一个明显的事实,美方未来可能从经贸、金融、科技、外交等领域施压中国。拜登政府和民主党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可能会在更多领域更加频繁地打“中国牌”,以拉拢选民支持。一是经贸牌,打造阵营贸易,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二是金融牌,推动金融脱钩,限制中国企业融资;三是科技牌,加强科技封锁,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四是外交牌,奉行价值观外交,联合盟友孤立中国。中国仍需要严阵以待。
下周,国内7月CPI、PPI、新增贷款、M2、社会融资总额等数据将公布。美国CPI也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