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美国棉区处于陆续采收期, 西得州狭长地带,部分地区有小雨,采摘作业只是短暂受阻。得州其他地区天气利好采收,棉农通宵作业。据悉,得州中部地区约半数棉田已完成采摘,籽棉正在被运往附近的轧花厂。轧花厂正在满负荷运转,预计单产将高于近年平均水平,因此部分轧花厂的加工作业将持续至11月。
10月14日,棉花现货指数CCI3128B报价至14789元/吨(+14),期现价差-1489(合约收盘价-现货价)。
截止10月10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32.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3.1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73.1%,同比提高12.4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20.5个百分点。全国加工率24.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5.2个百分点;全国销售率1.5%,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0.9个百分点。全国累计采摘籽棉折皮棉242万吨,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177万吨,累计加工皮棉43.8万吨。根据上海棉交中心的数据,截止13日,新疆机籽棉收购价格6.12元(-0.04),新疆机采棉加工成本14329元;新疆籽棉收购价格呈现“先跌后涨再震荡”走势,十一前,受盘面下跌影响,收购价格也有下跌,从6.1~6.2下跌至5.9~6.1元/公斤;十一期间,由于北疆逐步停止降雨,籽棉变得更干燥,收购价格也有提升,加上大厂用较高价格收购,整体价格回升至6.1~6.2元/公斤;十一后,市场先交易“南疆单产不及预期”题材,籽棉价格抬升至6.2~6.3元/公斤;但至周末,某大厂连续下调籽棉收购价,从6.2元/吨下调至6.0-6.1元/公斤附近。9月的纺织服装出口数据244亿美元,同比减少1.45%。行业内销金九银十旺季后半程,新增订单不理想,虽然棉花跌价幅度大于棉纱,纱厂即期利润有一些修复,整体纱厂仍然亏损。
美国政府停摆,美棉相关数据缺失,中美贸易战反复,市场对美棉出口信心缺失,美棉弱势,周K线有跌破震荡平台迹象。国内从新棉上市数据看,今年采摘进度略快于往年,交售增长的快,说明棉农惜售心理减弱,加工慢主要收整体加工产能收缩有关。目前新棉上市量不足三分之一,根据当前的皮棉成本看,卖盘面并不能全部保本。行情判定上,郑棉上行空间有限,关注籽棉价格走势和美棉的走势。策略上,前期空单续持或卖出看涨期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