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道通期货

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农产品

美棉震荡 国内收购过半成本固化 郑棉低位震荡 13600元以上压力逐渐显现

发布时间:2025-10-23 | 浏览: 130次

美棉12月合约低位震荡,65-66美分区间压力不小。郑棉1月合约从13100元反弹至13500元上,成交缩量。

美棉新棉陆续收获,目前已检验37.6万吨新棉,十月下旬美国南部降水较多,不利于收获。印度国内棉价继续下跌。S-6的出厂价至52900卢比/坎帝(约为76.70美分/磅),较上周约跌1.63美分/磅。印度MSP逐步在北部棉区和中部展开,但南部棉区因降水较多,MSP下收购进度迟缓。随着季风降雨开始消退,新棉上市量增加,新棉日上市量在1.5万吨左右,近期因排灯节假期(10月18~20日) ,新棉上市节奏减缓、印度棉花公司竞卖也暂停。据悉,印度棉花公司已开始在北部产区开展MSP下的收购行动,但受降雨影响的到货棉花含水量偏高,对收购工作造成了阻碍,预计排灯节后收购进度或有加快。印度近期宣布:将原定从2025年8月19日-9月30日(含当日)的棉花进口关税豁免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根据上海棉交中心的数据,截止10月20日,新疆机采棉价格为6.22元,折合加工成本在14592元。截止10月20日,中国纤维质量检测数据统计,检验棉花87.69万吨,内地0.86万吨,日检验量在6万吨附近。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截止10月16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58.8%,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7.2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81%,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20.9个百分点。全国加工率27.2%,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叫过去四年均值下降5个百分点;全国销售率6.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提高4.1个百分点。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743万吨,全国累计采摘籽棉折皮棉436.8万吨,同比增加75.9万吨,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353.9万吨,同比增加97.8万吨,累计加工皮棉98.2万吨,同比增加17.9万吨,累计销售皮棉23.9万吨,同比增加15.2万吨。

美棉数据缺失,暂低位震荡,从中国棉花进口数据中未明显看到美棉的进口恢复。国内因新疆降温降雨天气,新棉整个收购加工销售进度推迟,目前内地纺织企业原料库存较低,仍有少量补库需求,南疆籽棉收购价格继续上涨,折皮棉成本上升。籽棉采摘量过半,交售量接近总产一半的量,收购成本逐渐固化。按当前的期价看,对卖出套保会有一些吸引力,不过不足以令全部的扎花厂保本。需求低迷,但好在库存不高有补库需求。综上,郑棉低位震荡,13500-13600元区间可尝试性空单参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