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道通期货

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所 > 农产品 > 日报

10月22日油脂油料早评

作者: dotoyzyl | 发布时间:2013-10-22 | 浏览: 19777次

    美豆、连粕:

    隔夜外围美元低位窄震,欧美股市前期大涨后表现平淡。大宗商品涨跌互现,原油破百,跌至99部位。

    美豆近月触及13美元,为本月首见,美国大豆和豆粕的出口需求提振市场。

    出口商报告销售23.5万吨2013/14年交付的美国大豆到不知明目的地。中国是近几周活跃的美国大豆买家。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农业部推迟公布出口数据。截止10月17日当周,出口检验美国大豆5,932.5万蒲式耳,高于市场预估的4,200-4,500万蒲式耳。CBOT大豆和豆粕市场有看涨价差交易,近月合约表现优于远月合约。豆粕承压,受豆粕/豆油套利交易拖累。路透访问11名分析师的调查显示,预料截至周日的美国大豆收割率为62%。美国农业部周一稍晚将公布9月30日以来首份作物生长报告,当时收割率为11%。实际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月20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7%。当周,美国大豆落叶率为94%,去年同期为98%,五年均值为97%。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63%,去年同期为79%,五年均值为69%。本周气温达冰点,小阵雨及小雪将对收割进度造成很小的拖累,且仅对美国玉米和大豆作物构成很小的损害。《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全球油籽产量可能达到4.806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4.849亿吨,不过高于上年的实际产量4.59亿吨。预计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813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809亿吨,上年为2.67亿吨。早先的预测为6500万吨,上年为6390万吨。预计2013/14年度油籽用量为4.74亿吨,与早先的预测相一致,上年为4.568亿吨。其中大豆用量预计为2.715亿吨,早先的预测为2.717亿吨,上年为2.591亿吨。2013/14年度全球八种主要油粕出口量可能达到842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为7900万吨。期末库存预计为1030万吨,上年为910万吨。预计2013/14年度全球豆粕产量为1.878亿吨,相比之下,上年为1.784亿吨。出口量6090万吨,上年为5710万吨。这将会导致豆粕期末库存在860万吨,上年为770万吨。另,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克瑞顿大学汇编的农耕地价格指数显示,今年十月份耕地价格指数降至50.9,为2010年一月份以来的最低,也低于九月份的54。该大学经济学家Ernie Goss称,耕地价值上涨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走软,恶劣天气也影响到了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降雪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到经济发展。

    框架分析如前,美豆落叶率接近5年均值,收割比预期快。仍然是收获压力和销售需求托底共同作用市场。关注美销售进展,等待数据。仍看区间波动,日短可灵活,连三天的节奏,不追涨杀跌。

 

    国内油脂: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近月大豆期货周一收在每蒲式耳13美元以上,为本月来首见,交易商说,对美国大豆和豆粕的出口需求提振市场,豆油期货略有收跌;马来棕榈油周一收升,受美豆出口数据提振;
    消息面,美农恢复作物周报发布,截止周日,美豆收割率63%,高于预期的62%,美豆承压于收割进度但受托于销售进度;美豆油走软料拖累外盘棕榈油走势,进而影响到国内,马来船运机构ITS、SGS预估数据显示,10月前20天出口分别增长3%、8%,增幅较前15天缩减,预计受印度进口减少所致;据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共计进口植物油57万吨,其中进口豆油9.8万吨,8月份为11.4万吨,去年同期26万吨;进口棕榈油32.7万吨,8月份为56.8万吨,去年同期44万吨;进口菜籽油或芥子油及其分离品7.8万吨,上月为11.7万吨,去年同期13万吨,油脂进口量均有减少,是近期国内油脂反弹的因素之一。
    国内油脂市场短期受到原料大豆及油脂库存供应压力暂缓的支撑,反弹幅度受视美豆到港进度影响,不排除向上试探6月市场密集交易区下沿压力;中期受美豆增产上市及棕榈油增产压力影响,回落预期不变。操作上观望为主,或分别以7200、5700为防守短多。

相关文章